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学院概况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已有80余年的办学历史,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从1939年开始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开展博士、硕士、本科、留学生等各层次人才培养。2000年学校成立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成立以来共荣获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余次,学院是西南科技大学“师德师风先进集体”、首批“党建工作品牌”学院和四川省“三全育人改革试点学院”,入选中宣部第三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现有在校生3188人,其中本科生2594人,硕士研究生549人,博士研究生45人。留学生16人(本科4人,硕士2人,博士10人)

师资概况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95人,其中教科人员170人,教授(研究员)3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特聘副教授)55人,博士126人。有校内博士生导师40人(含留学生博导),校外兼职博导12人;校内硕士导师70余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27人。有全职外籍专家3人;有天府杰出科学家1人,国家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人,农业农村部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1人,四川省“千人计划”4人,四川省“万人计划”3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2人四川省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2人,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先后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成员6人,3位教师入选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专业建设 学院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园艺、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7个本科专业。农科为学校三大优势特色学科。农学专业为国家和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专业;生物技术专业为国家和四川省一流专业学校十大品牌专业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制药工程专业为四川省卓越工程师专业,生物工程专业是四川省一流专业和省级综合试点改革专业。教师所在团队入选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有现代生物技术系列课程省级教学团队和核辐射生物效应与应用校级教学团队。有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和省资源共享课程1门。曾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西南科技大学-四川西科种业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教育部和四川省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本科生与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开展交换生培养。

学科建设 生物学是学校四个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是博士和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涵盖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质资源学(自设)等四个二级学科。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生物学学科排名位于前40%,为中国高水平学科。ESI环境/生态学进入世界前1%农学入选2021、2023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农业硕士2023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竞争力排行榜前20%,位列18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国家国防基础学科(2008年)。植物学为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和优势学科(2011年)。有农业硕士(农艺与种业、畜牧、农业管理、食品加工与安全四个领域)和生物与医药硕士(生物技术与工程、制药工程、环境生物工程三个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硕士研究生与国际竹藤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等单位导师开展联合培养。

平台建设 学院有西南科技大学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实验中心、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小麦研究所和绵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有一批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包括核废物与环境安全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三大方向之一:“核废物生物效应”方向)、四川省生物质资源利用与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农业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培育)、西南竹类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和乡土草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四川林业草原重点实验室、核辐射生物效应及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共享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目前有各类设备3000余台套,总值8000余万元。有50多个教学实验室和5个校属实习基地,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

科学研究 学院特别注重科研教学的紧密结合、校内外的协同创新,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现已建成科研团队14个,其中“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支,四川省高校创新团队2支。在生物资源新种质创制、生物生长发育与调控、污染环境生物效应与生物修复、树木生物学和草业科学研究、天然产物化学(道地药材)研究、动物健康高效养殖、特色生物(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特色和优势。多年来,科研成果突出,共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10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研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及相关行业部门成果奖励50余项。通过审定农作物品种50余个。近5年,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子课题、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国防基础科研及重点项目、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厅项目100余项,各类纵横向项目合同立项1.5亿元,到校经费7000余万元;在Nature CommunicationNature PlantsNature Review Earth & Environment》、《Science AdvancesThe Plant Cell等著名期刊第一单位发表或通讯作者单位发表高水平论文500余篇;Nature》Science》等发表评论各1篇,Science》合作发表研究论文1篇;有入选中国科协优秀百篇科技论文1(第一作者第二单位),有中科院一区或TOP期刊论文100余篇,入选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5篇;科学出版社等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10余部,获得授权专利和审定新品种100余项。近5年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其中主持成果8项,主持成果获2018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际合作 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努力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近些年,与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美国、巴基斯坦、越南等国高校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联合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申报,立项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国际合作项目项。国际化教育日益活跃,有四川省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2022年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每年均选派研究生赴澳大利亚、越南等国进行3个月以上的交流学习;2016年起开展留学生本硕博各层次人才招生培养。2017-2019年连续三年承办了科技部“畜禽养殖加工及废弃物处理技术”国际培训,培训10余国家89人。

学生培养 学院注重学术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考研率连续多年在35%以上,位于全校前列。多名学生和集体获得国家、省市和学校先进个人和集体,乔振经老师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提名,李健梅同学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2020级本科生童雨阳同学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2009级学生张鹏飞被授予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动物科学专业2015年级1班团支部获团中央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在大学生科技活动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国家级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均取得较好成绩,共获40余项奖项。先后培养了一大批取得瞩目成就的杰出校友:国家发明一等奖、“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小麦育种家刘碧贵;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植物学学者刘永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振会、龙太康;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郑家国“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王钦;绵阳市首届科技杰出贡献奖邢国风,国家青年拔尖人才陈亮等等。(截止2023年9月)



 
Copyright © 2006-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南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青义 电话:0816-6089521 E-mail:wanghaiyan@swust.edu.cn